夏校分享|Summer in Berkeley vol.12
2019年07月26日 10:07  浏览量:

导语

 在这暑气蒸腾的两个月里,哈工大深圳的学子们在哪里?又在做些什么呢?近期我们将推出夏校分享系列,看学子们如何走出国门,走进名校,收获新知,践行所学。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文字,同他们一起走进夏校的生活吧。


 本文作者是经济管理学院的郭迪雅同学,她将分享她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精彩生活。


精彩生活感悟                          


   如果要问此次美国夏校之心得,一个词:难忘。

   

   作为一个长大于长江之滨,未曾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超过一个月的人,却去了需要两小时机程的南国工大上大学,大一暑假更是直接奔赴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长达两个月的夏校学习。

   

   也不知从哪里升起的念头,也许是抓住时机不甘人后的上进,也许是想为自己意见做主的倔强,也许是希望继续前进的那颗年少躁动的心。就这样,我准备好手续,打点好行李,在远离家乡的第一年,我第一次踏上出国的旅程,言道:自己的路自己走!


初抵美,第一次,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我用谨慎又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虽还是一口不流利的口语,却也实实在在感受到当地人的包容亲切。伯克利多见独栋住宅,高处眺望,尽收眼底;低地仰望,碧顷万里。而这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洋溢着热情与开放的笑容。事无巨细的工作人员、不怕生的小动物、丰富的课余活动、可爱的外国同学、各国菜式的餐馆,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美国的包容多元。

           
           



名校学习体验                          


我选的课是ECON 100A和B,分别对应中级宏微观经济学。有意思的是,两者的教学风格完全相反。100A的上课靠教授写板书,课堂互动,交纸质作业。而100B偏向互联网教学,课前发布上课课件及拓展资料,课后通过Piazza线上平台进行提问交流,以及上传PDF式作业。


   于是,我的学习生涯就从这两门各有特色的专业课中开始了。所有通知都是通过bMail发送,这不仅让我养成了定时查看邮箱的好习惯,也省去了重要通知被社群里各种聊天消息淹没的麻烦。每周除了各有4节的教师授课和2节助教负责的讨论课,还要课后预习复习,花费不少精力(伯克利常年位居全美课业压力大的大学排行榜前列)。又由于对全英环境的不适应,导致我前几周的进度一直有些跟不上教课的节奏,暗叫吃力。


   100A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活泼亲切的Dr. Carson行云流水般写完板书后,会随时点人回答问题,在努力记住同学名字时还不忘调侃一番,面对学生的提问他也会通过举身边事例,努力用最通俗的话给出解释,幽默的话语常常引发阵阵大笑。100B课上,Prof. Hawkins边演示课件,边眉飞色舞的讲解概念,引经据典,穿插了不少故事,整堂课都干货满满。

   

   在讨论课上,助教会及时梳理知识点,进行课后巩固和辅导,也有时拓展一些课上没展开的内容,解答一下作业中的问题,课后也有专门安排教授和助教的Office Hour,用于答疑。这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对我而言帮助很大。


   伯克利的课程要求很高,比如我选的两门课一学期共有四/六次作业,两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每次出成绩都会及时发布在bCourse上,这样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学习计划。100A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卷面全班平均分都不足60分。这些要求严格的考试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知识库存的不足,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我觉得,这样能够一点点看到自己的进退,努力的目标就变得更加明晰可达了。



         

         

   无课的时候,我就喜欢在各个图书馆、咖啡厅,或者路旁的桌椅坐一坐。校园很大,随处都有可以自习的地方。图书馆安静,有成架的书籍和认真埋头苦读的同学相伴;咖啡厅热闹,是伴着鼓点的音乐和人交流闲谈的的好去处;长廊下、草坪上,享受日晒和凉风,和着不远处探头探脑的乌鸦和松鼠的动态背景,或翻书琢磨,或眯眼小憩。每每流连到傍晚,才叫人不舍返归。

         
           


期间,我也和外国同学谈笑风生,与小伙伴逛街聚餐。郊游蒙特雷风景胜地,参观著名斯坦福大学。走遍校园周边,探索风土人情。这次成长经历实在是弥足珍贵。

   

   “铛——铛——”,无论身在校园何处,整点时总能听到Sather Tower(萨瑟塔)传来的钟声,绵长悠远,穿透胸腔,激荡共鸣,抬眼远眺,只愿不枉此行,无愧于心。



图文:郭迪雅

系列编辑:黄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