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分享|Summer in NUS vol.5
2019年08月19日 10:06  浏览量:

导语

 在这暑气蒸腾的两个月里,哈工大深圳的学子们在哪里?又在做些什么呢?近期我们将推出夏校分享系列,看学子们如何走出国门,走进名校,收获新知,践行所学。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文字,同他们一起走进夏校的生活吧。


 本文作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徐朕燃同学,他将分享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精彩生活。

这是一篇在NUS记录的流水账


   7月25日晚,在滨海湾的Farewell Dinner(送别晚会),掌声雷动后归于平静。


   和教授和助教合影留念着,与肝项目三周的队友自拍着,约定着去对方学校玩耍……


   放在三周以前,我不会想到我竟会如此留念。


   之前了解这个项目时,大致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做一个小组课题。一直以来,以1+1+1+1=1著称的小组作业是我的心魔,我怀揣着听不懂学不会做不好的预期进入了Summer Workshop(暑期项目)。

上图为单人寝室、校园游览及几处景色


   7月5日上午的开营仪式后,直入主题开启为期4天的5个话题讲座试听,时间安排如同间歇性魔鬼排课的教务系统,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半全天满课。9点半之后还要坐媲美武汉公交车的NUS(新加坡国立大学)校车回寝,一趟车下来为保持平衡不摔倒而时刻警惕着,趁着这样的神清气爽赶紧回寝复习讲座做作业。做完作业已经是半夜2点,我躺在单人间的小床上自省三连——“我为什么要报这个项目”“我为什么要来这里”“闲着不好吗”。

上图为半夜2点半从16楼的寝室看到的景色


   这样的忙碌持续到了7月10日,后来需要选择最感兴趣的话题,继续深入上该话题的课程。我本着听得懂要紧的原则选择了Prof. Tan(谭教授)的Simulation - Allowing What if Scenarios (构建模型仿真),而接下来的两周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且幸运的。


   在Prof. Tan的课上从不会觉得枯燥无聊,由于这门课涉及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地方比较多,略偏理论,Prof. Tan总能微妙地觉察到某个知识点估计大家都没听懂,然后重新讲一遍两遍三遍。讲座过程中有时会故意“偏题”,适当的地方加一些研究过程中相关的有趣经历,或是推荐一些新加坡吃喝玩乐购物的商场。幽默有时会产生一种拉近距离的魔力,在课堂欢笑间能感受到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

上图为讲座时的Prof. Tan

(图源Student Helpers(助教))

上图为Quiz(小测试)时的照片

(图源Student Helpers)


   分组阶段时,有些组是在QQ群里大佬聚集而成的,大部分组是四人组,而我因为在学术交流群和现实生活中长期闭麦,最终被强行安排和一位南科大的同学、一位华科的同学组成了一队。刚开始会担心自己拖后腿、队友是否nice(好),后来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在模型的建立、Arena软件上的实现、结果分析和成果展示各个阶段都相互配合得很好,真正达到了小组作业协作的目的。这是接触这项新型教育形式后最不头疼最问心无愧的一次,自认为取得了1+1+1≥3的合作效果,做项目期间也特别感谢Shalihin博士的耐心答疑和指导,尤其是当面对我蹩脚卡顿的英文表述时,努力想get(弄明白)到我在说些什么。


   我所惊讶于教授所讲的理论知识与他所布置的项目课题联系十分紧密:理论课程从简单的排队模型讲起并到最后的输出结果分析,实验题目也从用Arena实现简易排队,难度逐渐递增至自行车租赁系统的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一般在学校里碰上实验课就怨声载道一脸懵的我,竟然可以勉强跟上这循序渐进的脚步。

上图为教室、实验室、NUS-Yale图书馆


   经历了几天肝小测几天项目收尾工作后,终于来到了答辩和showcase(大众展示)环节。不同话题的同学相互去逛展台,看看其他组的成果,并选择最喜欢的三个展台投票。当然做VR(虚拟现实)游戏、2D(平面二维)游戏、智能小车的小组展台是比较火的,而类似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等这些偏理论的展台略无人问津一些。但无论如何,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来往的同学或老师,或去其他同学的展台了解他们的项目,都是能提升自我很有意义的知识共享活动。

上图为自己寒酸的showcase展台


   这篇流水账又记回了开头,showcase当天晚上在滨海湾花园展览中心举行结业典礼。晚餐之后,所有夏令营的同学围在舞台周围,昔日带着偶像包袱的教授们(在主持人的要求和我们的起哄下)尬舞,一瞬间宛如大型蹦迪/应援现场。但掌声雷动后归于平静,坐大巴回寝时的NUS标志依然闪亮,在这所校园的最后一夜,我躺在单人间的小床上想起三周前的小确丧和如今的留念:

   NUS里零零散散的小点滴,在回想起来时,也是值得珍惜的小确幸:


 比如每天早上在CAPT(宿舍楼名称)扫落叶会和我们说morning的老爷爷;

 比如每周三会打扫寝室卫生的很酷的黑人阿姨;

 比如永远不知道对方下一句会用汉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中的哪种语言回答;

 比如在邮件里帮我们组找资料耐心回复的Shalihin博士;

 比如时而严肃毒舌但认真负责的Staff(工作人员)和Student Helpers(助教);

 

 当然也有:

 “你想之后出国留学吗?”

 “你想报哪个学校的研究生?”

 心比天高。

 沉默。


 三周,真的改变不了什么——

 下学期我可能依然是听不懂课跟不上实验的学生;

 下一次的小组作业我可能依然会头疼会帮不上忙;

 或许因为大二整年的颓废丧气,让我觉得稍微努努力都是在拼命;

 我还是很容易放弃,尤其是经历调试时的一次次失败;

 我对前方依然未知,尽管听过那么多教授的学术讲座……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想起这个在NUS的夏天:至少我曾经跟上过一次,至少我成功地做过一次小组任务,至少我去试探了一种可能性——所以会以这样的标准去推着自己往前走,第二次、第三次地去推翻那个畏缩的自我,改变自己一点点。

   

   也许这就是此行的一些收获吧。

NUS Farewell Dinner大合照

(图源Student Helpers)



后记:


   在这三周里,看过许多去国外其他知名高校的同学分享日常,更不知道从何写起了。因为自己对本专业不太了解(虽然马上就要大三了),计算机这边的课我一直就学不大明白,无论在课程上还是在科研上我不配抒发观点。大部分时间让自己在学中体会感悟,平时似乎没有去更深入地了解这所名校和这座城市。


   它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严肃的、要求严格的、在一些既定的安排面前无人情味可言,如此才造就其严谨学风吧。不同的图书馆和教育资源中心之间相距很近,离寝室也很近,例如NUS-Yale(新加坡国立-耶鲁学院)图书馆离我所住的CAPT寝室仅有50米。同时这所校园又是活力的朝气蓬勃的,当我在寝室-食堂-教学楼三点一线奔波时,总能看到这边正在嗷嗷嗷地party(派对)、那边社团活动也很嗨,学习并没有占据校园生活的全部,学习和课余活动呈现出微妙的平衡。


   To educate, inspire and transform.

   (去获得学问,去迸发灵感,去创新改变。)


图文:徐朕燃

系列编辑:黄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