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记忆 | 我在牛津大学的最后一天——同事、导师及现在的生活
2020年08月25日 14:57  浏览量:

本期嘉宾

刘 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助理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主要技术方向

联邦学习、区块链、差分隐私等


教育背景

英国牛津大学 计算机科学博士


个人主页

http://yangliu.info

https://www.zhihu.com/people/yangliu-117/activities



(本文2018年首发于知乎,此版本有删减及修改)



同事




上篇提到说说同事们,其实我们办公室的构成就蛮有趣的。


同事A:英国土著,(应该算)精英家庭,本科剑桥,博士牛津(英国系统下本科毕业可直接读博),实习在Google,毕业工作在Facebook,典型学霸成长路线。


同事B:加拿大人,软硬件皆精的大神,总被吐槽是加拿大间谍,做工程水平强的一坨。没事还爱自己拿个单片机做个噪声神器威胁神器电吹风(什么鬼)神器之类的。


同事C:美国人,具体年龄未知,但是他大儿子已经快上大学了。。隶属美国空军,空军花钱送他来读博,博士毕业后回去又在空军提了个职。


,中国爷们,成长经历曲折。爹妈都是工人出身,我从四线城市成长起来,十多年间学习成绩大起大落,磕磕绊绊走到今天。。来英国之前没正八经搞过科研,只在创业时以实际工程背景做过一些项目,顺带给公司搞搞专利什么的。来到牛津之后几乎是从头学起,所以主动去上了学术写作之类的课程,看到系里的各种seminar和workshop都跑去参加。第一年奋发图强,后几年拼命划水,终于靠着好运气成了办公室里最早拿到学位的一个。。



插播几张图展示一下办公室里各路大神的艺术细菌。。


每次度假回来白板上都要换个新角色


中间那只猫(是猫吗?)

是我媳妇来探监的时候画的。。


445,fastest penguin ever
(445是我们办公室的房间号)


其实也能发现我们这坨人里,基本上什么年龄段什么社会层次什么学术背景的人都有,所以少年们以后也别问啥:


我年龄大了/没做过科研/偏工程/不是学霸。。。还能不能读研/读博”。。


有目标有兴趣有胆识的话,没人拦着你去做尝试的。。



为什么别人都在做读博的劝退,我还在劝入坑?好吧上边都是我随机敲键盘打出来的字,看了我的文章一腔热血没想清楚就跑去读研读博发现被坑了的回头别来喷我。。



人跟人的境遇是不一样的,自身的能力水平和适合发展的圈子也不同。即使本身非常适合走学术道路,赶上运气不好或者没做好调研遇到渣渣导师读不下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你的导师可能直接就决定了你读博的体验。



导师




很久之前在英国某实验室的官网看到过一段关于导师选择的建议,深以为然。大概意思是说 选导师的过程就相当于“只经过一次约会(面试)就选择好配偶”的过程 ,所以一定要慎重、明智、仔细地挑选(当然了,这个挑选也是双向的)。

除了决定你的读博体验之外,导师还会成为你毕业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依靠:推荐信、学术圈关系、合作机会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会让你和导师再次产生交集。所以千万要 慎重、慎重、再慎重

我曾经也想过,只要能来牛津读博,不管谁是我的导师、不管让我做啥项目我都能接受,但其实回头来看并不是那么回事。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认真负责、学术水平一流的教授,也了解了很多经费充足前景广阔的科研项目,但是要真的让我跟着这些教授去做这些很高大上(但并不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项目,可能我现在就会过的非常痛苦,甚至完全无法毕业。。


说了些乱七八糟的,赶紧说说正题,夸夸我的导师。我的导师啊,夸起来忒容易,我都不用打字,贴一坨图片大伙儿感受一下。


刚入学不久时每次提交给老板的report里都有一大坨语法错误和错别字,连我自己都嫌弃自己的水平。可老板每次都说 No worries. It reads really well. Oh, and there will *always* be typos remaining...


玩时玩,学时学


赶你出去度假的老板,就问你怕不怕?


Paper这种东西,不用强求


慢工细活,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


这些朋友圈吐槽基本都集中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早期。从第二学年开始,大概已经习惯了有这么好的导师支持,所以变得见怪不怪了。不过 自由不等于放纵 ,这里还是得再提一次,我是我们办公室里最早毕业拿到学位的,而且是开开心心地度过了读博生活。真的真的 最大的感谢要给我的导师大人 ,没有他的支持我都不敢想今天自己会是什么状况。。

这一小节一开始提到过的导师选择建议还聊过一点:其实导师不一定会教给你很多东西,但是她/他会成为你的一个榜样,每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你就会开始慢慢模仿他。

其他人也会觉得,既然你是某位导师的学生,那么你跟这位导师一定有相似之处,不管是行事风格、学术上习惯还是其他的什么,所以他们潜意识里也会用你导师的标准去判断你。

如果你真的敬佩并尊重你的导师,那么在多年以后,你很可能就会变成第二个像你导师一样的人。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达到的目标: 努力成为能够让自己的学生信任和理解的教师


未来,现在,碎碎念





开始写这些篇文章的时候还想聊聊在牛津生活的日常来着,写到这也是发现越写越不走心啦,毕竟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呀,赶紧随便写写收个尾吧。 总之是顺顺利利地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业,接下来就该回国祸害国内的少年了。


毕业典礼,开心到模糊(>_<)


作为一个不玩微博,微信 只用于和家人联络的人,过去几年中与国内小伙伴交流主要是通过某网络平台(知乎)。 这两三年间能跟大伙儿共同交流成长也确实是一种幸福,不然不知有多少话又烂在我心里啦。

1

插播一下过去三年多收到的邮件数量。。

所以少年们也别怪我私信回的慢,有时候真心顾不过来。。别怪套磁教授的时候没有回复,教授们每天收到的邮件数怎么也得有我这十倍起步吧。。



最后就是回国后真的要开始忙碌起来了,私信可能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回复的那么勤啦。有学术合作相关的需求少年回头请直接从工作邮箱(liu.yang@hit.edu.cn,注意liu和yang中间有个点的呀~)联系我吧。


------大家好,我是跨越时间的分割线------


时间线跳回到现在,2020年8月。


上文的主要内容来自于2018年9月初时我写过的一些东西,首发在我的知乎主页上(https://www.zhihu.com/people/yangliu-117)收到校区国际处的《海归记忆》活动信息之后,我第一时间想起了这篇文章,索性捡起来修修改改又借机回忆了一下往昔。


过去几年一直跟着大家喊"读博士也是一份工作",可临近离开的时候却越来越觉得比起"一份工作",在牛津读博更像是一种"生活状态"。毕竟说起工作总要关心一下绩效考核升职加薪上下级关系什么的,可回过头来看当时好像完全没考虑过这些似的。


真正进入教师这个岗位后才发现,同是在学术圈内,工作和读博还真的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行政事务学生指导社会交流各种大事小情真的是无穷无尽的。连续忙活到后半夜是常事,发际线也是蹭蹭的后移,以至于半夜回家看到媳妇的留言都要特意强调“with a lot of HAIR”。。


工作两年似乎老了十岁?


嗯,最后上一张图(撒狗粮预警>_<),算是给这段回忆收个尾吧,希望大家都能不忘初心,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018年8月21日